2023年教育部直属大学排名更新,华科大跻身前5,反超南大和复旦
by fu5suxh
高考生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,可以优先选择办学层次更高的院校。除了要看双一流评选结果以外,选择教育部直属大学,对日后的就业
高考生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,可以优先选择办学层次更高的院校。除了要看双一流评选结果以外,选择教育部直属大学,对日后的就业和升学更有保障。
国内本科院校共有1270所,部属高校只有1所,这些大学可谓是各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“扛把子”,不仅知名度高,办学实力也是有目共睹。
这类高校的教学经费比其他高校高很多,清华大学生均预算都达到了近70万元。难怪部属高校科研环境好,本科阶段也有参加研究项目的机会。这也是部属高校本科生考研,更受导师欢迎的根本原因。
23教育部直属大学排名更新,华科大跻身前5,反超南大和复旦
国内高校向来没有官方排名,只有专业排名,为了便于让高考生和家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高校,校友会综合各高校的各项数据给出权威评判。排在前两名的高校,毋庸置疑依旧是北大和清华。
北大和清华在国内高校的地位向来是所向无敌,这两所高校的师生向来不把其他高校放在眼里,使出全部力气用来你追我赶。去年清华在先,今年北大领先,良性竞争,亦敌亦友,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的地位。
紧随其后的向来是华东五校,对于南方学生来说,地位不亚于北大清华。不过综合性大学体量庞大,常会被冷门学科拖后腿,发展速度受到掣肘。
再加上华东五校无论是地理位置,还是录取分数都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,南大、复旦因此也失去了一批优秀生源,导致今年排名情况不理想,被华中科技大学反超。
华科大有了华为作为后盾,如同开挂一般,排名频繁刷新记录,现在已经能跻身部属大学前5名,足以说明其整体办学实力不容小觑。尤其是对于日后想进入华为公司工作的学生而言,报考华科大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,为日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。
“双子星高校”进步神速,有望赶超华东五校
教育资源向来分配不均,和各地经济情况有直接关系。向来北京、上海地区的高校比较吃香,近些年来北上广地区高校的教育经费更是一骑绝尘,让其他高校羡慕得眼红。即便教育经费上有些吃紧,华科大、武大这两所“双子星高校”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武汉大学向来以樱花美景著称,殊不知在排名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。仅次于南大和复旦,排在第八名的位置。看来中科大和武大在武汉地区就相当于北京的清北二校,彼此之间相爱相杀,共同进步,一起跻身部属高校的塔尖位置。
据说华科大和武大两所高校的学生经常互相蹭课,优势互补。曾有一位华科的学生拿着自己的毕业论文就去武大蹭陈铭老师课,被发现后并没有驱逐,反而成了一段佳话,这才是名校包容性的典范。
两所学校抱团取暖,在科研经费较少的情况下一路逆袭,未来有望反超华东五校。从分数上能看出,华科大和南大、复旦分数很接近,竞争十分激烈,武大和复旦也只差了0.07分。今年复旦大学压力山大,维护华东五校的尊严在此一举。
高考填报志愿看学校排名还是专业排名?
三分考七分报,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高校对于学生来说才是取胜的关键,重要性不低于提高卷面分。以往考生看重名校光环,做梦都想捡漏上名校,为了读985,宁可报考偏远地区的学校读冷门专业。毕业的时候发现,还是想去大城市里工作,开拓眼界。
报考志愿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适合不适合,不同学生的职业理想不同,兴趣特长不同,想要学习的专业也不一样。所以高考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模拟考试分数、职业规划,专业排名、学校所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都应当列入考察范围。
尽信书则无书,高校排名也是如此。不排除有些高校比较低调,并没有为了提升排名数据而刻意迎合排名。有些高校办学实力和校园文化,被排名低估了。比如哈工大和西北工业,在各大排名中都不显山不露水,但是在行业内却非常受青睐,考生和家长还是应该仔细斟酌。
今日话题:如果你是今年的高考生,想报考哪所高校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分享和收藏!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霖霖教育日记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TAG:考生,南大,学生,名校
高考生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,可以优先选择办学层次更高的院校。除了要看双一流评选结果以外,选择教育部直属大学,对…
Posted in 教育